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枝词九首·其九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上层层开满桃花李花,白云里升起烟火是山上人家。
戴银钏金钗的妇女下山来背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前去烧荒种庄稼。

注释
云间:指云雾缭绕的高山。
银钏金钗:妇女佩戴的手镯和首饰,这里借指盛装妇女。
长刀短笠:男子的劳动工具,这里借指男子。
烧畬:烧荒种地。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 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3、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

简析

  此诗表现的是巴东山区人民的劳动生活,宛如一幅风俗画。诗中以漫山开放的桃花李花和缭绕在蓝天白云之间的缕缕炊烟作为春耕大忙时节的自然背景,在这背景上来点缀并活动着在江边汲水为炊的妇女和以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在田园劳作的男子。全诗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时也在男耕女炊、村庄男女各当家的画面上显示出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本色,亦显示出诗人新颖的审美趣味。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此诗为其中之一。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

鉴赏

  这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展开阅读全文 ∨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02篇诗文  59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月

李建枢 李建枢〔唐代〕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干行·其一

李白 李白〔唐代〕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猿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迟 一作:旧)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蝴蝶来 一作:蝴蝶黄)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短歌行

王建 王建〔唐代〕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