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对竹思鹤

钱惟演 钱惟演〔宋代〕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萧萧瘦竹映在伊水之滨,跟露冷风清的秋夜多么相称。
假如旁边再有孤高的仙鹤伫立,那全是人间第一流物象情景。

注释
瘦玉:细竹的美称。萧萧:竦立貌。伊水:水名,即伊河,出河南卢氏县东南,东北流经嵩县、伊川、洛阳,至偃师,入洛河。
仙骥(jì):《相鹤经》称鹤为“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神话传说中仙人多骑鹤,故称。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
2、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8

创作背景

  从“伊水”可知,此诗当为钱惟演在仁宗天圣(1023—1032)、明道年间(1032—1033)判河南府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9-40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

简析

  《对竹思鹤》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先写诗人站在洛水之滨,对一片映水瘦竹,时当露冷风清的秋夜,这一派萧然世外的景象令人忘俗。于是更生想象:若有亭亭仙鹤立于萧萧竹旁,当为人间第一流清雅之境,诗中“仙骥”实系自况之辞。此诗写得词采精丽、意旨幽深,表面上是写浮云野鹤,清高脱俗,骨子里却是一种牢骚。

赏析

  竹为树中君子,鹤称禽中高士。南朝谢庄《竹赞》说“贞而不介,弱而不亏”;鲍照《舞鹤赋》则称鹤“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对竹思鹤”这一诗题本身,就先透露了作者的命意所在。对竹,是实景;思鹤,是虚拟。诗的构思,在历代众多的咏竹、咏鹤诗中又是蹊径独辟,自具一格。

  “清”字,是全诗的立意所在。前二句,诗人“对竹”于洛阳伊水之滨,水竹相映,境界清而可见。这并非是首创,南朝齐时虞羲的《江边竹》诗已有先例,而唐人诗中更不乏其例,如白居易《画竹歌》说:“野塘水边欹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可见不仅诗人,画师亦早已取此为景。然而钱氏连着“瘦”、“萧萧”、“风”、“露”、“清夜”

展开阅读全文 ∨
钱惟演

钱惟演

钱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昆体骨干诗人。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忠懿王钱俶第十四子。从俶归宋,历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遗事》。 113篇诗文  1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情似游丝

周紫芝 周紫芝〔宋代〕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雨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梅

王十朋 王十朋〔宋代〕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夭姿 一作:天姿)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