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扈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先秦〕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交交鸣叫桑扈鸟,身有华丽的羽毛。大人君子多快乐,当受上天的福报。
交交鸣叫桑扈鸟,颈间羽色好美妙。大人君子多快乐,保卫家国的依靠。
国家屏障和栋梁,诸侯以你为榜样。克制自己守礼节,受福多得难计量。
牛角酒杯弯又弯,美酒醇厚味道香。贤者交往不倨傲,万福汇聚你身上。
注释
桑扈(hù):鸟名,即青雀。
交交:鸟鸣声。
莺:有文采的样子。羽毛有文采,喻诸侯有才华。
君子:此指群臣。胥(xū):语助词。
祜(hù):福禄。
领:鸟颈。此句言颈羽之美。
万邦:各诸侯国
鉴赏
这是一首乐歌。首两章均以“交交桑扈”起兴,这是《诗经》作品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以一种浅近的自然物象,引出全诗所要记叙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在起兴的物象和表达的内容之间尽管没有什么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两者往往会在某一方面具有内在的通融性,从而使人在不可言传中获得联想和意会的妙趣。如这首诗起兴中欢然鸣叫的青雀,光彩明亮的羽毛,就为以下陈述宴饮营造了一种明快欢乐的气氛,仿佛自然界的青雀与宴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心理感应。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从内容来看,这首助兴的劝饮乐歌还真有点政治色彩。它上来便指出君子的快乐,是来自上天所赐的福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描写天子诸侯喜乐宴饮之诗。与《小雅》中的多数作品都被指为刺诗一样,这首诗也被《毛诗序》认为是“刺幽王”之作。但从诗的本身来看,似乎仅为周王会宴诸侯时助兴的一首乐歌,而与讽刺无关。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21-523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71-473
简析
《桑扈》是一首四言诗。全诗四章,此诗上来便指出君子的快乐,是来自上天所赐的福禄;接着又强调君子也就是与会诸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后提出“不戢不难”和“彼交匪敖”的要求。此诗多用比喻,语言简洁明快,诗中歌颂某诸侯的德行,屏障万国,并为各国诸侯榜样,自己也受福无疆。
臣工
诗经·周颂·臣工之什〔先秦〕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於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勤勉之道在有恒
《孟子》〔先秦〕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 此之谓也。
子产告诫游吉
《韩非子·内储说上》〔先秦〕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 故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游吉喟然叹曰:“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